朱元璋一言九鼎,没有人敢于反抗。
此时,朱元璋共有五十二个孙子,
朱允熥已封太子,朱允炆已封淮王,朱允熞已封衡王。朱允熙已封徐王,朱尚炳已袭秦王,朱济熺已袭晋王。
朱高煦、朱高燧、朱济熿、朱有爋远在南洋。
还剩下四十二个孙子,年龄太小留在封国,其余超过八岁的,全部送到南京大本堂来读书。
时隔多年,朱元璋再次来到大本堂,看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郢王朱栋,伊王朱?和一群孙子读书。
刚走进大本堂,朱元璋便被眼前混乱不堪的景象惊呆了。
有的孩子在追逐打闹,有的孩子趴在桌子上睡觉,还有的孩子直接坐到了桌子上,跷着二郎腿,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。
最过分的是朱??,屁股底下坐着一个小的,嘴里喊着驾驾驾,当马骑。
面皮白净长相斯文的先生则在一旁束手无策,徒然地用戒尺拍打着书案肃静!肃静!
然而这喊声完全没有丝毫的威慑力,根本管不住这些顽童。
朱元璋脸色阴沉,他用力拍了拍桌子,大声喝道:“都给咱安静下来!你们的爹平素就是这么教你们的吗?”
孩子们被朱元璋的怒吼吓了一跳,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,乖乖站好。
朱元璋环视了一圈,心中暗自叹气。
这些孩子都是大明的未来,可如今却如此顽皮不羁,将来如果封到各地当藩王,那不是祸害人吗?
先生赶紧过来请罪,臣无能!臣死罪!
朱元璋怒冲冲道去,把他们的老子都给咱叫过来!
藩王们还没有离京,凡有儿子在大本堂读书的,全被叫了来,一挨溜站在墙边。
为首的正是朱标,后面站着朱橚、朱桢、朱椿、朱桂。
朱元璋怒道子不教,父之过。咱没有教好儿子,所以儿子们也不好好教孙子。咱该死!先打咱!
说着将戒尺递向先生,先生连连后退,臣…臣…不敢!
朱元璋怒喝道咱要你打的,你怕啥?
先生跪在地上,不停地叩头,臣死罪!臣死罪!
朱元璋看向朱标,“你是怎么教儿子的?”
朱标低头说道:“儿臣有罪。”
朱元璋又看向其他几位藩王,“你们也是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明白吗?
藩王们纷纷跪地认错。
朱元璋叹了口气,“罢了,都起来吧。这次就不打你们了,再有下次,咱也不管你们臊不臊,该打就打。
朱标和藩王们灰头土脸站在墙边。
朱元璋喝道朱?!
朱??畏畏缩缩走上前来。
手伸出来!
啪地一声,戒尺打到了手上,朱??大叫一声哎哟!
你还知道疼吗?朱元璋说着,将戒尺递给先生,你来!
先生拿着戒尺,试了几次都不敢下手。
教不严,师之惰!咱叫你打,为啥不打?
先生慑于朱元璋的威严,闭着眼睛,轻轻打了一下。
打重些!你在给他挠痒痒吗?
啪!啪!啪!
朱??扯着嗓子叫爹,再不敢了!再不敢了!
朱元璋铁青着脸,一声也不吭。
等朱??挨完了打,朱元璋拿过戒尺,在自己手掌上啪啪啪乱打一气。
朱标忙过去抢戒尺,被朱元璋一把推开。
底下的皇子、皇孙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。
朱标哀求道这都是儿子们教子无方,爹别气坏了身子,以后儿子们好好管教就是了。
朱元璋打完后,将戒尺扔到地上,扫视了一圈众人,看向那位先生,说道:
“天地君亲师,你既承担教导王孙贵胄的重任,就要严厉一些。”
目光落在那群孩子身上,沉声道:
“你们皆是我朱家子孙,身负重任,岂能这般荒唐度日!从今往后,都给咱好好读书,修身养德,莫要辜负了咱的期望!”
众皇子、皇孙们齐声应道:“谨遵父皇(皇爷爷)教诲!”
朱元璋点点头,转身离去。
朱标等人也赶忙跟了上去,一场闹剧这才结束。
朱元璋回到永寿宫,又将朱标、朱允熥,及诸藩王召了过去。
这一天,正是永乐三年四月初一,这一年,将有两个五月。
朱元璋往人群中看了看,问道老七呢?
朱标答道关在宗人府里思过。
叫他也来吧。
朱元璋的目光扫过济济一堂的儿孙,最后落在朱允炆脸上,只听他叫道允炆!
朱允炆忙站了起来,两只手局促地握在一起。
坐到爷爷这里来!
朱允炆从人群中挤了过去,挨着朱元璋坐下。
朱元璋又将目光落在朱棣脸上,叫道老四!
朱棣忙站起来
第25章 黑暗降临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